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_丰满女子BBWBBWPICS_AV 日韩 人妻 黑人 综合 无码_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首個全國生態日,多項生態文明重要成果發布
來源:中國網 時間: 2023-08-16 點擊量: 字體:[ ]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浙江湖州舉行。會上發布了多項生態文明重要成果。

  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

  政策層面,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31個省(區、市)制定本地區碳達峰實施方案,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穩步推進。累計完成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超過5.2億千瓦。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出口整體增長1.8個百分點。發布重點行業、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標桿水平,嚴把新上項目碳排放關。

  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2022年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91.2%。2022年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49.84億噸、同比增長4.4%,水路貨運發送量85.54億噸、同比增長3.8%。

  生態系統碳匯穩步提升。“十四五”以來年完成國土綠化超1億畝。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4.02%,森林蓄積量194.93億立方米,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

  綠色低碳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健全綠色電力交易體系,全國綠色電力交易電量超600億千瓦時。

  “雙碳”工作基礎能力顯著增強。將碳排放統計核算正式納入國家統計調查制度。建成5個“雙碳”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第一階段國家自主貢獻承諾。在此基礎上,“十四五”前兩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4.6%,節能降碳成效顯著。

  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

  產業結構高端化加速推進。2022年,已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多領域建成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20萬億元。傳統制造業加快調整優化,“十三五”期間累計退出鋼鐵落后產能達1.5億噸以上。

  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持續提升。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分別下降28%和16%的基礎上,“十四五”頭兩年進一步下降6.8%。2022年10種重要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總量比2012年提高約1.4倍。

  綠色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構建了工業領域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全鏈條的綠色產品供給體系。大力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培育了344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截至2023年6月,推廣近3萬種綠色產品。光伏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全球占比均超過了70%。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LNG、甲醇等綠色動力船舶的國際市場份額接近50%。

  數字化、綠色化融合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22年底,反映產業數字化水平的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8.6%、77.0%,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34.0、28.2個百分點。全國已建成2500多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帶動鋼鐵、石化等流程型工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

  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積極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截至2023年6月底,國家層面共創建綠色工廠3616家、綠色工業園區26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03家。綠色工業園區平均固廢處置利用率超過95%,能源資源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中國生態保護紅線藍皮書(2023年)》

  生態保護紅線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成果和重大制度創新。自然資源部會同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國陸海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為最嚴格生態保護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

  8月15日,《中國生態保護紅線藍皮書(2023年)》發布,這是我國首次以藍皮書形式發布的生態保護紅線成果。

  藍皮書由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主要支撐單位自然資源部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編撰出版的,該書系統總結了我國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歷程、方法、成果和典型案例,提出了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完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的思路和建議,向全世界展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實踐。

  全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合計約31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通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完整保護起來,實現了對重要生態空間、珍稀瀕危物種和棲息地的大規模、整體性保護,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自然資產和山清水秀的美麗家園。

  全國生態狀況變化(2015-2020年)調查評估成果

  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是一項針對我國生態國情的基礎性調查。本世紀以來已連續開展了3次,這次是第4次。本次調查評估歷時3年,綜合利用遙感和地面相結合的“天地一體化”調查技術,使用衛星數據約4.35萬景,實地核查樣點約118.29萬個和生態系統觀測樣方2502個、累計行程約108.75萬公里。

  調查評估結果顯示:2015—2020年,全國生態狀況總體穩中向好。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區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逐步提高。

  但是,我國生態本底脆弱,生態系統質量總體水平仍較低,重要生態空間被擠占的現象依然存在,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

  調查評估發現:全國生態系統格局更加穩定。各類生態系統變化幅度均有所減小,2015-2020年全國發生變化的生態系統面積為11.40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19%),變化幅度為0.24%/年,小于前5年的變化幅度(0.28%/年)。

  全國優良自然生態系統面積首次超過低差等級。全國自然生態系統(森林、灌叢、草地)質量持續改善,2015-2020年生態系統質量等級提升的區域面積占比為11.67%,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優和良等級面積占比(43.49%)超過了低和差等級面積占比(41.48%)。

  此外,全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中有升;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干擾減少;國家戰略區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2000-2020年黃河流域植被顯著變綠,“綠線”(以植被覆蓋度20%為分界線)向西移動了約300公里。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

  十年來,非化石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從3.3億千瓦增長到13.8億千瓦、增長了3.2倍,裝機占比超過一半,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風電光伏連續三年新增裝機超過1億千瓦,年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能源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2022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17.5%,新增非化石能源消費累計實現碳減排超過70億噸,平均每度電的含“綠”量達到36.2%。

  傳統能源產業加快綠色轉型。煤炭資源綠色開發加快推進,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257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2300處,原煤入選率從56%提高到70%。非常規油氣從少量到實現規模化開發,2022年頁巖氣產量約240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97.7億立方米、煤礦瓦斯利用量57億立方米。二氧化碳驅油驅氣利用有序推進,油氣領域累積二氧化碳注入量已超過450萬噸。清潔煤電供應體系加快形成,80%以上的機組實施了節能改造,新增機組供電煤耗最低降至每千瓦時270克標準煤以下,2022年平均供電標準煤耗已降至300.7克/千瓦時;94%的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改造,電力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近90%。

  終端用能清潔化水平大幅提升。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電能替代加快推進,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從19%提高27%左右,位居世界前列。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到665萬臺,保障了16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能源轉型發展動能更為強勁。光伏轉換效率、風電單機容量不斷刷新紀錄,自主三代核電、百萬千瓦水電、“深海一號”深水大氣田、特高壓輸電等一批重大工程技術取得重大成果,油氣“全國一張網”基本形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超過60%。

  林草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改善。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持續增長,全國森林覆蓋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積13.14億畝,居全球第一。過去十年,我國為全球貢獻約1/4的新增綠化面積,居世界首位。草地面積39.68億畝、居世界第一,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0.32%。濕地總面積8.45億畝,居全球第四。

  防沙治沙走在世界前列。通過深入實施“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完成防沙治沙3.05億畝,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實現“雙縮減”。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完成造林4.8億畝,治理沙化土地5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重點區域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出臺《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布局了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0.3%,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了對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整體保護,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東北虎數量超過50只,東北豹數量超過60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長臂猿種群數量恢復到6群37只。

  生態保護制度更加健全。全面建立起林長制體系,現有各級林長近120萬名,林長制成為林草資源保護管理的“利劍”。構建了覆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大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法律制度框架。森林、草原火災受害率分別穩定在0.9‰和3‰以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生態美百姓富扎實推進。堅持生態為民生態惠民,對508萬多株古樹名木進行全面保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11.80平方米提高到14.87平方米。全國油茶林面積約7000萬畝,2022年林業產業年總產值達到8.37萬億元,生態護林員隊伍穩定在110萬名。


  • 相關鏈接:
  • 國務院部門網站
  • 地方政府網站
  • 建筑央企
  • 相關子企業